带您了解医院里的病理科(二)——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

来源:金沙js800000 发布时间:2020-09-09 浏览次数:14951次

  最近经常遇到患者家属问病理科是化验啥的?什么时候能拿结果?这么久?能不能快点啊?帮帮忙?.....作为病理人天天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只能告知病人需要2-6个工作日后方可出结果。日复一日的解释,我们也想尽快出结果,可是我们确实做不到啊!这是为啥呢?领你在病理科走一趟,看看这些标本都经历了什么,也许你就会明白出炉一张病理诊断报告的不易。

  一般送来的标本需要固定6-12小时或更长时间,固定液是10%的福尔马林,这些标本经过核对姓名、年龄、性别、送检部位等等事项后统一放在取材室,待固定结束后方可进行取材。

b001.jpg

  取材时我们还需要再次核对送检者姓名、年龄、性别、送检部位等,病理医师拿着尺子、刀子、镊子、剪子、大头针等在大菜板上研究这些被福尔马林浸泡过的各种标本,描述病变、测量大小、切取组织.....,为了防止病变的漏诊,一个标本有时要取五六十个组织蜡块,方能“火眼金睛”,明确病理诊断。取好标本放入病理技师提前写好编号的包埋盒中,技师在旁边飞快的记录病理医师的描述并准确无误的输入电脑申请单上。包埋盒按顺序放入特殊材质的脱水篮后进入脱水机,经过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浸蜡等步骤;至少需要十几个小时的时间,这一系列过程一般会在晚上进行,人休息机器不休息。第二天,脱水机里取出标本进行包埋,就是把组织放在包埋凹槽中让石蜡充分包绕着组织,包裹着组织的蜡块放在冷台上等到凝固,然后在冰箱里冻上一会,才能切片。一切就绪,开始切片,边吹边切,这样组织能展平,放在温水中就不会皱褶。然后再烤片,烤上一段时间,才能进行染色,在各种溶液中进行浸泡、冲洗,染色过程大概需要1小时。因为染色过程中有二甲苯的参与,稍有不慎病理技师就会被熏的泪流满面。染好的片子,还需要进行封片,封片时,树胶不能太稀或太稠、也不能滴加的太少或太多。太稀或太少则切片容易出现空泡,太多则容易溢出玻片四周。封好的片子还需要贴上病理号,和申请单一块排好顺序送交病理医师。病理医师瞪大眼睛对着显微镜,马不停蹄、仔仔细细地看,不放过片子的每一个角落。如果说外科医师的水平看灵巧的手,那么我们病理医师的水平就凭那双慧眼。最后的诊断结果由病理医师录入电脑,采图打印报告,再次进行审核才在病理报告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发放报告。

b002.jpg

  还有一部分标本需要进入下一环节,加做免疫组化,指标不同目的不同,有需要鉴定病变性质的,有需要确定细胞类型的,有探讨肿瘤起源的,有辅助疾病诊断和分类的,有指导治疗方案选择的,有帮助判断预后的.....。做出免疫组化的片子,整个过程需要2天,送到病理医师手里,继续诊断。所以,一张病理诊断报告的出炉,需要病理科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和汗水。每天都是一个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循环的结束,病理人就是这样一天天忙碌着。

b003.jpg

  大家都知道新装修的房间需要晾晒半年或者更久,以便降低来自家装和家具的甲醛浓度,但因取下的组织块必须浸泡在甲醛中,这使得病理医生和病理技师们不得不长时间与甲醛“相伴”,虽然明知这些液体和气体很可能对皮肤和呼吸道产生影响,但为了更多人能得到正确的诊断,获得合适的治疗,取材室的医生们依然选择坚守。“虽然很多人并不了解我们的工作,但是我们深深知道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因为我们病理科的医生素来被称作是“医生的医生”,我们的报告被称为“金标准”。

撰稿:佘琳琳   审稿:任玉峰